创办人有话说

年年写序,不为应景

发布时间:2018-10-24    浏览量:3824

2015,是慧灵成立25周年,孟维娜从业社会服务30年的纪念年(另有一些非常值得纪念的人事暂难公开,深为遗憾)。
我们以举办服务研讨交流会和在全国6个城市巡演《生命是一份礼物》舞台剧作为向这个时代的致敬和献礼!
庆祝活动的另一重头活动:我们拿起电话或召开座谈会,征求每一位家长和当地同行对慧灵提高服务的意见。
我们也分别出版了3期纪念刊:《慧灵造就了庞大的创办人群体》、《怀念和追思中的负罪愧疚感》和《成长足迹》。(这3本小纪念小册子内容摘要附后)
为25年历史的继往开来,中国慧灵提前一年开始了历次战略规划中最为庞大彻底的第三次战略规划工程,邀请了德国海归和台湾同行著名的领军人物来辅导自我评估和诊断,反反复复,几次推翻重来,最后呈现的战略目标、指标及策略是:(2014年12月4日区域总监会议通过)

l3年内在100个城市有慧灵或符合社区化标准的同行机构(育盟项目)。
5年内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慧灵所提供的服务。
25年后达到全国99%的心智障碍者能享受优良品质的服务。
3年内实现80%的服务点达到80分以上(以服务手册为标准)。
3年内各省慧灵“组织绩效评估(OEES)”达到80分以上。
发展策略的优先次序为:政府邀请—自办—育盟—加盟。
实现权利保障,政府资源乃是主攻方向,倡导敦促政府必须提供资助达到占服务总资金规模的30%,逐年递增。每年递增不低于上一年度政府资金的5%。
l各省负责发展的指标:具有两个以上不同城市的慧灵,不少于3个个案中心,每一个案中心有30-50名服务对象。

在向全国慧灵巡讲战略规划时,我们进一步演绎“何谓慧灵服务”?
l以每一个个案为中心,
l以所在社区为依托,
l以艺术为载体,
l以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社会融合为目标,
l以生活品质为检核标准提供服务。

扪心自问:我们这么一个很草根的慧灵机构,何以胸怀大志要发展全国?
扪心自答:在中国,还有730万的心智障碍人士没有得到本属于他们权利的服务机会!基于这个沉痛的事实而形成我们深切到骨髓里的使命感! 
做这次战略规划历时18个月,发动由下至上层层参与:个案中心主任4月在长沙和7月在大连2次培训;全国各地总干事、服务经理、发展经理和行政经理集合3次;区域总监和“省长”们又另外几次开会探讨。先是各个案中心提交计划,第二是省(区域)提年度计划,第三是中国慧灵年度计划,最后才形成中国慧灵三年战略规划。
最可喜的是,配合这个庞大的战略工程是在2015年完成的服务手册!感谢南都基金会的景行计划,他们的慧眼在草丛堆里发现了慧灵20多年的服务经验,决定资助我们总结提炼成标准和手册,便于复制和快速推广,以应对中国严重缺失智障服务这一社会问题。 
我们首先用自己制订的标准进行了服务评估(用自己的“矛”去击自己的“盾”),其分数惨不忍睹啊:100个服务点达到80-85分才占25%,其余都是之下。这个痛心疾首的结果,说明慧灵服务很“鸦鸦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心智障碍服务行业的“专业”不可乐观(因为慧灵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国内成立最早和服务规模最大的服务实体)。
2015年,全国心智障碍行业标志性的最大事,我认为就是家长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空前爆发,家长组织的发展壮大,所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更是令我“羡慕 妒忌 恨”(两名慧灵集团总监分别辞职到两个全国性家长组织任秘书长)。家长组织的兴起,我认为应归功于前几年美国海归家长王晓更女士和德国海归在读博士张巍先生。他们两位不遗余力在大陆传播《残障人国际权利公约》,激发了我们这个行业发生“以权利为本”的觉悟!
在欢呼家长组织时代到来之时,我也一再公开向家长组织的领袖们呼吁:家长和服务机构本是“同根生”的关系,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造成贫富畸形悬殊的环境下,家长组织和服务机构必须起步/齐步并肩去倡导解决这个迫切的资源分配不公的制度性问题!
我们面对诸多社会问题,这说明“规划顺序”也很重要 —— 在心智服务行业,难道还有比“依法权利保障”更优先的其他议题吗?

德兰嬷嬷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月球上有需要服务的人,我们将把服务开到月球上!一种情怀促成一种事业……

扪心自问:我们这么一个很草根的慧灵机构,何以胸怀大志要发展全国?        扪心自答:在中国,还有730万的心智障碍人士没有得到本属于他们权利的服务机会!基于这个沉痛的事实而形成我们深切到骨髓里的使命感!    这句话特别给人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