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生来与众不同,他是魔丸转世,一出生是一颗硕大的药丸状,这颗药丸横飞直撞,撞伤了人,还咬伤了李夫人。陈塘关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后,从此认准哪咤是“魔童”,“妖怪”。
只有李靖夫妇愿意接纳自己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但为了不让哪咤伤人,也为了让村民放心,李靖夫妇不得不把哪咤关在家里。
人们从来没有跟他聊过天,也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他,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哪咤是妖怪,看到自家小孩跟哪咤一起时,就朝哪咤扔鸡蛋,扔西红柿,辱骂其为“魔童”。其实,让哪咤变成“魔童”的,不仅仅是“魔丸”转世的命,更是人们对他的偏见。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很像哪咤
他们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别的小孩都懂得跟妈妈撒娇了,他们可能还不会说话;别的小孩都可以到厨房打下手了,他们可能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一向我行我素,如果感觉到热,可能会当着街就把上衣给脱了;如果有些事情满足不了他们,很可能又哭又喊赖着不走……这样的孩子很难搞吧?这些孩子常受别人的异样的眼光,甚至被辱骂。
他们是谁?他们是心智障碍者。心智障碍者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脑瘫伴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谱系人群等不同类型人群,他们共同的功能性障碍体现在沟通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会互动障碍。
很多心智障碍者的父母也像哪咤的父母那样,为了不让孩子“闯祸”,为了不让孩子打扰到别人,更为了不让孩子被贴标签,宁愿把孩子“养”在家里。这样,避免了孩子遭受外人歧视的目光,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心智障碍是一种发展性障碍。“障碍”一词在《新华字典》中是“阻挡物;阻碍不能前进的东西”的意思。心智障碍者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发展上有许多“阻碍物”。为了能够融入社会,“哪咤”们在很努力地学习如何搬走这些“阻碍物”。
慧灵特殊教育训练中心学员 小亮
小亮,是一个唐宝宝(唐氏综合症),今年5岁,妈妈希望他能够得到合适的康复训练,所以把他送到了慧灵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小亮正在用小镊子把绿盘里的珠子放在黄盘子里,这是精细动作的训练内容之一,训练小亮的手眼协调能力。
慧灵庇护工场学员 阿韬
阿韬,今年19岁,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他的典型行为之一就是爱吐槽和抱怨,有时会引起其他学员的不满。其实阿韬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他尝试去控制自己这个行为,比如用手捂住嘴巴或者戴上口罩。同时,刘老师告诉在场的其他学员理解阿韬的行为,阿韬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大家要给他一些包容和耐心,让他慢慢地矫正。
相比十多年前,社会对心智障碍者的关注度和包容已经大大提高了,服务心智障碍者的民间组织不断增多,支持心智障碍者就业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志愿者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心智障碍者的处境仍不算乐观。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18)可知,截至2017年底,全国仅有71.3万心智障碍者获得精准康复服务,仅为现有人群的6%,绝大部分的心智障碍者被“养”在家里。怎么去改变这种现状?关注、接纳、包容和爱,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电影中哪咤打败了龙王子敖丙,拯救了陈塘关村民,终于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感激。然而,心智障碍者们始终不是“哪咤”,他们没有能力去做拯救世界这样伟大的事情来换回人们的信任。他们需要人们主动的爱和接纳,需要人们主动的理解。只有当人们主动地放下成见,尝试去接触他们,尝试与他们交流,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哪咤不是妖怪,心智障碍者更不是,他们的未来不仅要靠他们自己,还要靠我们营造一个包容平等的社会氛围。